走入北海市鐵山港(臨海)工業區誠德集團廠房,眼前是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國際最先進的可逆式單軋機和國內最先進的不銹鋼冷連軋機組高速運轉,巨大行車同時作業,把一個個重達10余噸的板卷吊至各處;廠房外,外運的大型運輸車一輛接著一輛。這家廣西沿海臨港新材料產業龍頭企業,7月份產量再創新高。
作為廣西布局臨海產業的主戰場之一,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總規劃面積123平方公里,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兩大千億元產業及林紙一體化、港口物流產業發展重任。
北海市委書記王乃學介紹,當地正謀劃推動270平方公里的向海經濟新區規劃建設,打造“兩港、三城、一樞紐”,重點依托鐵山港臨港產業,大力發展石化、臨港新材料、林紙、新型能源、裝備制造、船舶修造等臨港產業。
7月30日,在佛山舉行的北海臨港新材料產業招商會上,12個臨港新材料產業項目簽約,總投資達95.8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新增產值200億元,稅收5億元。這標志著大型資源節約型臨港新材料千億元產業正在加速崛起。
簽約入駐的廣東御豐創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元裕說,北海的區位優勢、港口物流優勢以及上下游產業鏈優勢互補,是公司落戶的主因。
早在今年3月,規劃面積7.9平方公里的臨港新材料產業園就在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掛牌,臨港新材料產業進入園區化、集群化發展新階段。“目前園區建成了捷程重鋼、誠鋼等下游配套項目,加上此次簽約入園的6家不銹鋼深加工企業,將產生示范帶動作用。預計2021年,臨港新材料產業將突破產值千億元的目標。”鐵山港(臨海)工業區管委會副主任肖滬和說。
今年以來,鐵山港(臨海)工業區打出組合拳:打通基礎設施“主動脈”。北海港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港口碼頭泊位建設加速,園區內鐵路、高速公路、市政路網、雙回路供電、給排水、尾水深海排放工程等配套設施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奮戰招商引資“主戰場”。借力中石化、北海誠德等優勢龍頭產業,走出去開展定點、駐點招商,拓展了上下游產業;注入創新驅動“新動能”。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投入,重點發展環境友好型企業,在降成本、降能耗、促循環上下功夫,走環保先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例如北海煉化排海尾水經過處理,可用來養活金魚;誠德集團研發新技術,把生產產生的廢酸廢水全部回收利用,實現廢水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