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認為,新型紡紗為產品研發開拓了創新空間。目前大部分短纖維紗線紡制是通過環錠紡技術來完成,但是在紗號的極限、紗線的花色品種以及纖維原料的適應性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局限。第一方面,開發新的紡紗技術使更多纖維原料有更好的可紡性能是紡織工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技術紡織和循環經濟發展的需要。第二方面,隨著服裝面料向輕薄化方向發展,許多現有原料如麻纖維、毛纖維及纖維素纖維特細號紗的紡紗技術是目前國際研究開發的熱點,使用優質的纖維材料紡制出更優質的紗線,使低級麻纖維原料實現高附加值。第三方面,各種纖維本身性能有一些優點,但是也存在著一些缺點,因此基于纖維的一些性能互補及終端產品的多方面用途的需要,多種纖維混紡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對于中國紡織結構調整和產業的升級具有深遠的意義。
嵌入式紡紗系統可以實現多品種、多組分、多花色的紗線紡制,使得細紗機突破了傳統概念,進行多花色品種紗線的開發和紡制,為多組分纖維原料混紡開發打下良好基礎,為多風格的產品研發提供了多維的創新空間。
目前,嵌入式復合紡紗設備研究和改造方面的進展情況良好,已經通過大量的實際應用證明嵌入紡紗設備及改造在毛紡之外的領域應用也進入了比較成熟的階段。通過理論分析和大量的實際產品開發,棉、毛、絲、麻、漢麻、木棉等短纖維以及滌綸、錦綸、蠶絲等長絲所組成的多組分嵌入式混紡產品在質量方面和性能方面的表現,也證明了嵌入式復合紡紗技術在實現多品種、多組分、多花色的紗線紡制方面具有獨特的特點,在實現多品種、多組分、多花色的紗線開發方面具有強大的功能。
噴氣渦流紡紗具有噴氣紗無捻芯紗的結構特征,體現了環錠緊密紗的光潔外表。在同等紗支情況下,其紡紗速度為環錠紡的16~20倍。因此,推廣噴氣渦流紡技術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
先進的轉杯紡技術具有定長、電子清紗、自動接頭、自動質量在線檢測、卷繞張力自動控制及自動落筒等功能,同時該技術也非常適合再生纖維紡紗。
各種新型紡紗技術各具特點。專家指出,要實現紗線產品的多元化和高檔化,就要將新原料的應用與紡紗方法、紗線結構創新結合,根據紗線產品的特點要求,將賽絡紡、長絲賽絡紡、緊密紡紗、低嵌入式紡紗等技術進行組合。這些組合不但能彌補在產品的結構性能上的不足,同時也能開發出全新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