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工業4.0”這個由德國政府于2013年提出的概念,頻頻在汽車業被提起。工業4.0雖然推出歷經1年,但德國知識界對其討論整整進行了10年。這樁徹頭徹尾的由聯邦政府推動的務虛項目,卻得到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高達2億歐元的資助金額。
與此同時,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也呼之欲出。在今年的多個工信部內部會議上,工信部領導都曾要求要抓緊推動“中國制造2025”。如果說德國的工業4.0是德國在面對美國的信息產業和中國的制造成本侵襲下,試圖摸索未來工業生產的途徑、重建產業優勢的戰略選擇,那么“中國制造2025”,則代表了中國在有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過程中的頂層設計和路徑選擇。在工業4.0時代,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也呼之欲出。在今年的多個工信部內部會議上,工信部領導都曾要求要抓緊推動“中國制造2025”。如果說德國的工業4.0是德國在面對美國的信息產業和中國的制造成本侵襲下,試圖摸索未來工業生產的途徑、重建產業優勢的戰略選擇,那么“中國制造2025”,則代表了中國在有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過程中的頂層設計和路徑選擇。在工業4.0時代,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