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6wgag"></fieldset>

  • <strike id="6wgag"></strike><samp id="6wgag"><tbody id="6wgag"></tbody></samp>
    
  • <strike id="6wgag"></strike>
  • 首頁 » 創新資訊 » 創新案例

    任正非:不創新就會被他人消滅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網   作者:田濤  發布時間:2014-05-19
    關鍵詞:華為 任正非 創新
    本文根據《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的作者田濤在華為無線干部大會、臺灣交通大學的兩次講演整理而成。文章精辟闡述了華為領袖任正非及其團隊不同尋常的創新理念、創新實踐以及創新故事,開闊大氣,引人入勝,令人掩卷沉思。

    三、華為的創新哲學

      創新哲學之一:客戶需求是創新之本。20多年來,一個倒買倒賣設備的二道販子公司,怎么做到了把全球的通信行業攪得天翻地覆?是依靠技術的強大嗎?依靠資本的力量或者政府力量嗎?顯然都不是。
      華為的成功,首先是哲學與文化的成功,同時也是創新的成功,但華為創新的基礎理念是,緊緊扭住市場需求、客戶需求。那些百年巨頭們為什么走向了衰落? 技術崇拜加資本至上。摩托羅拉可以說是最具創新精神的公司之一。摩托羅拉的創始人老高爾文和他的兒子小高爾文,多年前提出的企業愿景是,摩托羅拉是一家不 以賺錢為目的的公司,實現顧客夢想代表著摩托羅拉的企業使命。
      然而,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IT與資本時代,摩托羅拉走向技術崇拜,無視客戶需求,盲目投資50億美金搞所謂“高大上”的“銥星計劃”,讓光纖的發 明摧毀了,災難從此降臨。由于重大的技術投資失敗,資本市場用腳投票,加速了摩托羅拉的崩潰。摩托羅拉已經成了一個“被忘卻的偉大的符號”。
      華為,也曾經是一家技術導向型的公司。華為早期10年可以稱作星光燦爛的10年。那些星光燦爛的技術英雄們,給華為貢獻了初期“活下去”的極其重要的 產品,比如C&C08萬門程控交換機等,使得華為終于有了進入通信技術行業的“入場券”,和在中國市場上參與競爭的殺手锏,但技術導向背景下的個 人英雄主義,也浪費了公司很多錢,這不是由于他們個人的錯誤,而是當時華為的創新戰略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依靠一幫“天才人物” 的智慧火花,進行拍腦袋式的研發決策,缺乏方向感。
      任正非對曾經主管研發的徐直軍說,你浪費了公司幾百億。徐直軍笑著回應,我承認浪費了,但又貢獻了幾個千億呢。任正非由此說,由于我們過去浪費了1千 億,積累了很多的人才、經驗,包括給西方公司交咨詢費接近300億人民幣,以15年左右時間打造了一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前端是客戶,末端也是客戶的端到 端的流程。這才從根本上改變了華為技術導向型的公司價值觀和研發戰略。
      華為投入了世界上最大的力量進行創新,但華為反對盲目的創新,反對為創新而創新,華為推動的是有價值的創新。
      20年前,任正非就講,你們要做工程師商人。IBM在流程方面所建立的一套流程,驗證和固化了這一導向。幾年前,徐直軍很自信地說,過去管3000人 研發隊伍,我們都覺得要失控了,現在7萬多人我們管得好好的,你再給我7萬人,我們照樣可以管得很好。什么原因?基于端到端這樣一個研發流程,使得整個研 發建立在理性決策的基礎上,建立在市場需求——顯性的客戶需求與隱性的客戶需求之上。失誤率降低了很多,成本浪費大大減少,組織對個人的依賴也降低了。
      創新哲學之二:開放式合作是創新的基石。這里面包括幾點,一是以土地換和平的技術路線。這里面包括專利互換、支付 專利費等。光支付給美國高通公司的知識產權費用,累計已經超過7億美金。任正非有一個比喻,千軍萬馬攻下山頭,到達山頂時,發現山腰、山腳全被西方公司的 基礎專利包圍了,怎么辦?唯有留下買路錢:交專利費,或者依靠自身的專利儲備進行專利互換。不要存僥幸心理,不能幻想把在中國市場成功的一套打法應用到國 際市場。華為的創新原則就是堅持老老實實的烏龜精神,堅決反對投機。
      第二,與包括競爭對手、客戶等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過去華為與很多西方競爭對手都建立過合作研發的組織,與德州儀器、摩托羅拉、IBM、英特爾、朗訊等成立聯合實驗室,與西門子、3COM、賽門鐵克等西方公司成立合資企業。
      華為在研發體制上的重大創新之一,是與全球諸多大客戶包括沃達豐等運營商建立了28個聯合創新中心,這不但是創舉,而且華為的競爭對手們曾經仿效,卻 由于成本等因素,而鮮有模仿成功。但正是這種創新體制,使得華為在面向未來和面向客戶中長遠需求的研發領域,贏得了無數先機和眾多突破。
      第三,華為的愿景是豐富人類的溝通與生活。如何實現這個宏大的愿景?華為的創新戰略是利用全世界的智慧為華為服務。到2012年底為止,與全球200 多所大學、研究機構在開展研發合作。英國首相去年會見任正非的時候,任正非講了一個觀點:英國工業主義時代培育了強大的技術實力,但是過去幾十年,英國的 金融太強大了,制造業就開始衰落、萎縮,那么英國所長期儲備的科技能力就會受到影響。華為投資20億美金,人是你的,能力也是你的,但是我投資你的能力, 在華為的全球平臺上進行應用,對英國和華為都有好處。英國首相深以為然。
      創新哲學之三:基于開放式、學習型的創新理念。一個就是向西方學習,前面講的端到端的研發流程變革,是由IBM主 導的。還有供應鏈變革、人力資源變革、財務體系變革、市場體系變革等等,華為都花巨資聘請了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的頂尖咨詢公司,先后有十幾家咨 詢公司在華為做過不同的管理咨詢,使得華為的管理創新、組織創新以及整個組織管理能力的提升都有了巨大進步,奠定了華為成為一家全球化公司的根基。
      創新哲學之四:基于尊重知識產權基礎上的創新。美國社會為什么會有那么強烈的創新沖動?谷歌為什么愿意以120億 美金的巨額資本收購諾基亞的手機系統?Facebook傻嗎--為什么愿意向一個50多人的公司支付190億美金?答案是:對人的智力所創造的成果進行市 場定價,體現著對知識權益的尊重與認可,這是科技進步的根本前提。
      華為的創新信奉的是西方規則、美國規則。華為每年要向西方公司支付2億美金左右的專利費,每年拿出1億多美金參與一些研發基金,并且參與和主導了多個全球行業的標準組織。華為認為,未來5至8年,會爆發一場“專利世界大戰”,華為必須對此有清醒的戰略研判和戰略設計。
      創新哲學之五:開放、包容、鼓勵試錯是創新之源。為什么中國出不了喬布斯?喬布斯早年是個吸毒者,渾身充滿著異 味,成為蘋果“教父”之后依然經常不洗澡,個性乖張,行事反叛……美國文化給了他最大的包容,乃至于欣賞,而在我們的文化與社會土壤中,寬容、包容卻是最 稀缺的社會品質,自然就難以產生喬布斯這樣的人物。美國文化,尤其是硅谷文化激賞的是癲狂,媒體追捧的是瘋子似的狂想家。美國媒體對一些異端人才的評價 是:如果他成功,人類便成功。
      很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思想家、企業家都有一些極端怪癖,比如不洗澡是個普遍的怪癖,喬布斯不愛洗澡……休斯飛機制造公司的創始人休斯也很少洗 澡,休斯在上世紀60年代被稱作美國的“世紀英雄”,他是一位瘋狂的冒險家,也是億萬富豪,同時患有嚴重的幽閉癥,卻又生活放浪不羈……。很多科學家的靈 感不是來自于實驗室,而是在馬桶上一邊排泄著肚腸里的污濁,靈感就出來了,還有就是洗澡產生靈感。
      那么對這樣類型的一些狂人,華為要不要給予包容?任正非的觀點叫做“灰度理論”,反對非黑即白的用人觀。有文化潔癖的人,尤其有道德潔癖的人是做不了企業領袖的,所以任正非多次講,我們不是培養和尚、牧師,我們是一支商業部隊,華為要容得下各種異類人。
      另外,華為也有藍軍參謀部,公司從高層到基層組織,都在有意識地培養藍軍參謀。藍軍參謀的職能是什么呢?他的任務就是唱反調,虛擬各種對抗聲音,建立 紅藍對抗機制。華為有一群這樣的“名人”,比如藍軍參謀部的領頭人白志東、固定網絡部的徐恩啟等,他們從個性到談吐都充滿了否定性風格,是一批“烏鴉 嘴”、貓頭鷹,隨時在為華為唱“葬歌”,而不是贊曲。發人思考的是,如果你與白志東交流,他可以將華為批得體無完膚,對華為未來幾年的發展充滿“危言聳 聽”的預言,但卻對騰訊、小米等中國企業不吝溢美之詞;而任正非身上,卻經常表現出“紅藍對決”的兩面性:公司內外形勢一派大好時,他是藍軍,大講華為離 死亡不遠了,散布“悲觀論”;形勢不好時,他卻是樂觀主義的紅軍,以極富煽動性的風格在公司上下催生“正能量”。
      為什么全球范圍的國有企業鮮有成功的創新?任正非說華為研發20年浪費1000億,也許有些夸大,但正是這1000億構筑了華為的軟實力,華為的世界 級創新實力是構筑在華為無數的學費之上的,在數不清的教訓的基礎上積累了創新成功的經驗。華為一位高管這樣說,“在華為,所有坐在第一排的人都犯過無數的 錯誤,領導力創新力是用錢砸出來的”。華為芯片研發部門曾經確定目標:一次投片成功!任正非說:一次投片成功的說法是反動的,這個世界上沒有神仙。要知 道,每投片一次的成本大約在幾百萬美金,那么,國有企業允許這樣的錯誤嘗試、敢于鼓勵勇于犯錯的實驗精神嗎?
      不要說1000億,幾百億,幾個億、1個億投下去,可能就被追究責任,而允許試錯,鼓勵試錯,才是創新文化的核心特質。
      以上歸結起來:客戶與市場才是創新的源泉,市場導向是創新成敗的根本。無論是模仿創新,還是連續創新,還是顛覆式創新,無不基于客戶(用戶)的顯性或 者隱性的需求,重要的在于追求市場上的成功。而開放式創新則是一切創新的哲學基礎。華為從來不講自主創新,任正非有個形象的說法,1+1是西方人發明的, 難道我們還要從1+1重新開始嗎?另外,資源整合基礎上的商業模式的創新,代表著未來創新的主潮流。
    責任編輯:管理員
    相關評論
    相關動態
    相關知識
    新產品展示
    促進會會員征集
    設為首頁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中國·廣西工業創新促進會 ©版權所有  桂ICP備14000625號-2
    精品无码人妻夜人多侵犯18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 |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2018国产精华国产精品|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久久精品电影免费动漫|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国产AV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日韩电影无码A不卡|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综合| 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91嫩草亚洲精品|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视频99| 91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下载| 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在|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三寸|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