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新能源汽車2014年呈現爆發式增長,而被業界定義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化元年。這一年,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新能源客車市場也隨之升溫。
據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統計數據顯示,納入統計的國內50家客車企業2014年累計銷售新能源客車共計18637輛,同比增長80.54%。
可以說,受國家節能環保、綠色出行政策的號召及改善大氣環境、緩解城市擁堵現狀的需要,新能源客車蓬勃發展的階段已然到來。
從近日各大客車企業所發布的年報中可以看出,新能源客車銷量已成為公司銷量增長的主動力。宇通客車2014年財報顯示,2014年宇通客車共實現客車銷售61398輛,同比增長9.51%,其中新能源客車銷量7405輛,銷量同比增長90.02%,拉動了宇通客車收入增長。與此同時,安凱客車2014年財報顯示,2014年該公司銷售新能源客車1.8246萬輛,同比增長44.4%,占新能源汽車總數的24.3%。
受政府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拉動,2015年各大客車企業也在不斷推出新產品,大幅提升新能源客車的業務比例,并逐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
其中,安凱客車就再度布局新能源客車領域。3月26日,安凱客車在上海發布了4款新能源客車產品并重點推介了研發成功的重磅——“e控”系統。該公司黨委書記李永祥告訴記者,公司如今已經建成了年產6000輛的新能源客車生產線和國內惟一的“國家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5年,公司將重點向市場推出A6和A8兩款全新車型。這兩款車型是公司定位于中長途公路客運及旅游客運市場打造的全新高性價比的產品,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超省油、超舒適的顯著特點。
記者了解到,國內客車領軍企業宇通客車在純電動客車方面也已完成6~14米全系列產品布局,產品覆蓋公交、旅游、團體和專用車等各類細分市場。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方面,已形成10~18米城市客車系列化產品。
宇通客車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新能源板塊的整體目標是突破1萬輛的銷售規模,并重點挖掘團體用車市場。此外,宇通投資38.6億元新建的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產業化基地已正式投產,年產能達到3萬輛,2015年將進一步體現其經濟效益。
業內專家表示,在國家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碼以及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特別是新能源客車銷量將會有較大增幅。
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預計,2015年新能源客車的增幅將接近100%,其中新能源公交客車3萬輛,新能源公路客車0.5萬輛。
新能源客車雖然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但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新能源客車的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沒有補貼就沒有銷量;新能源客車進入不了如火如荼的公路客運市場;新能源客車的核心技術———電池、電控、電機等核心問題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等。
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咨詢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政府補貼的額度太高,新能源車就很難分出能力和水平的差距。比如一輛純電動客車,算上國家、省、市三級補貼,最高可以享受100萬元的補貼。
在一個產業的新興階段,一定的政策支持是必要的,這樣有利于技術創新,有利于加快產業化步伐。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支持不可能是客車行業發展的長期模式。新能源客車企業應充分利用財政補貼政策尚未退出的這段時間“強筋健骨”,重視提高自身的技術含量,強化自主創新能力。因為任何優惠政策都是暫時的,只有提高了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才能經受住市場的嚴峻考驗。
在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理事長王琦英看來,新能源客車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面臨市場的考驗,因此新能源客車的技術發展還應以市場為導向,以切實保證新能源客車產品的便利性、可靠性、經濟性為目的,促使客車行業加大研究,使之在產品技術上更加可靠,在產品質量上更加過關,在產品服務上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