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Tesla)的橫空出世被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是對汽車行業商業模式的顛覆,它承載了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概念,改變了大眾的汽車觀念。然而許多人不知道,如果沒有NVIDIA這個幕后英雄的技術支持,現在的一切都只是空談。那么在NVIDIA的眼里,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是怎樣的?特斯拉的智能體現在哪些地方?中國車聯網的機會又在哪里?本刊記者日前在深圳舉辦的“中國智能硬件開發者大會”上采訪了NVIDIA全球副總裁張建中先生,以下是采訪的主要內容:
記者:張總,很榮幸采訪您。現在Tesla擁有極高的關注度,許多人說Tesla掀起了智能汽車革命浪潮,但我們知道這其實與它的芯片提供商--NVIDIA,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那么在你眼里,智能汽車應該是怎樣的?
張總:有些人將車搭載了智能化系統當作是智能汽車,這樣的汽車有智能電腦、有各種傳感器、輔助駕駛系統,甚至自動駕駛系統。也有人將汽車聯網,接入一個統一的智能控制平臺后,稱之為是智能汽車或車聯網。其實在我看來,二者并不矛盾。
無論怎樣的智能汽車,首先,汽車本身就應該智能化,要能夠像人一樣感知事物和環境。舉例來說,車在路上行進時,駕駛人就在不停地識別紅綠燈、標識牌、注意人行橫道等,接收了大量數據。而這些數據的處理過程是復雜的。那么智能汽車,就是要通過車載的智能系統來代替人腦來處理這些數據。在這里,如何實時且低功耗地處理這些數據是很具有挑戰性的,目前并沒有太多的廠商能夠掌握好。但是汽車的智能化在未來是抵擋不住的潮流,從特斯拉開始到現在的奧迪以及許多和我們合作車廠都認定了這一點。汽車在過去100年沒有大的改變,但是現在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時代。一個產品或者一個技術能讓一輛車接受大量信息并很快處理數據。
當你的汽車變得智能以后,再與周邊聯系就是一件容易的事,包括跟別的車進行溝通,跟路邊的設備進行溝通都是很容易的。目前這樣的技術已經有不少了。所以,不論是什么樣的智能汽車,其第一步就是要讓車自己“聰明”起來,這就要求汽車有很強的數據處理能力,正好這是我們NVIDIA擅長。
記者:我們知道NVIDIA是Tesla的幕后英雄,一臺TeslaModelS上就有兩塊來自NVIDIA的Tegra芯片組。那么Tesla為什么選擇和NVIDIA合作,NVIDIA的先進主要體現在哪里?有哪些創新?
張總:事實上除了Tesla,我們還在為BMW的全系車型、新款奧迪A3提供芯片支持。我們的芯片在GPU部分應用了KUDA核,這192個核組成的變形處理器,提供了超強的浮點計算能力,這是僅僅擁有個位數核心的中央處理器CPU無法望其項背的。而且我們一個5瓦的產品可以達到以前幾百瓦而且是大型工作站的處理能力。中國第一代大型計算機銀河也是使用了我們的GPU。所以我們強在變形計算方面,這也是Tesla、BMW和奧迪選擇我們的原因。GOOGLE年初宣布建立開放汽車聯盟(OpenAutomotiveAlliance),唯一的芯片合作商就是我們,也是因為我們有變形計算方面獨特的優勢。
我們是第一個提出異構的概念。所謂異構,就是哪些事情適合CPU去做我們就交給CPU去完成,哪些適合變形計算就交給GPU去做,把創新計算和變形結算以異構的方式整合在一起。我們推出了一個KUDA函數庫。用戶可以輕松用KUDA去開發他們的程序,用KUDA進行處理的話可以將性能提升一百倍。以追逃為例,人工檢索非常費時,可能需要30天,動用3000個警力不斷地看才能檢索出來。但是如果我們運用特征比對,抽很多點出來進行人臉識別,體態識別就會比較快。一個小時的視頻,用我們的TESLA這張高性能卡只需要3分鐘就能檢索完。由此可見變形計算的處理能力有多么的強大。
記者:我們是否可以理解為NVIDIA推動智能汽車的策略是首先改變汽車廠商,致力于汽車前裝環節?這樣的策略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張總:對,基本上是這樣,因為前裝市場基本可以定義行業標準,這是中國汽車行業的一個機會。以前我們做一輛車,差就差在就在發動機和變速箱這些核心技術上,而底盤和外觀比較容易超越,只是核心的東西做不了。因為別人的技術沉淀太厲害。Tesla出來以后,給了人一種新的思路--電動車。電動車沒有變速箱,電流大小決定轉速快慢。很多的汽車廠商,包括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說過,過去汽車是“4個輪子加2個沙發”,未來汽車是“一塊電池(綠色環保的能源和動力)加一部電腦(互聯網+大數據)”。確實,以前需要復雜的電路控制,以后都不需要了,汽車就是一部計算機。以Tesla為例,它的前后都是行李箱,看了這個車就覺得整個行業都被顛覆了。
我相信這是我們中國汽車產業的一個機會,雖然目前跨城市充電設備很少,人們沒辦法開電動汽車去旅行,人們旅行多是開加汽油的汽車,但電動汽車的優勢是明顯的。比亞迪電動車充一次電能跑400公里,特斯拉則能跑500公里,在城市里跑一個星期是沒問題的。特斯拉充滿一次電需要人民幣45元,而一般汽車加油跑500公里則需要500塊錢。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明顯,而且更加環保無污染。未來是智能電動汽車的時代,而我們要推動并加速這個時代的到來。